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委员提案呼吁: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养

2023-01-17 南京工会 513次

技能人才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现有技能人才1417万人,高技能人才47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3.2%,位居全国前列,但与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正在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技能人才成为委员关注的热词,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张海涛,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方国强等,都提交相关提案,建议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养。

新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并列起来,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制造业是江苏发展的“看家本领”。目前,我省拥有40个工业门类,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3.3%,规模与产值“相得益彰”,已达成两个“第一”:制造业集群规模全国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国第一。《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除需要拥有大批研发科技人员以外,还需要有一大批能把科研成果、先进设计转化为产品样品,特别是能生产出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技能人才。

厚植培育技能人才的沃土

“当前,我省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张海涛介绍,一是产教融合政策制度执行难。《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规定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难以落地,特别是银行、税务等单位还需进一步明确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规定。

同时,缺乏具体可操作的配套政策对校企双方的责、权、利作出界定,导致执行难。二是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技术应用催生出各类新兴职业,早期制定的部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评价规范)滞后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培训标准、教学资源开发机制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培养培训层次和质量等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三是技能竞赛成果转化力度不足。对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获奖选手表彰奖励、职级晋升等方面缺乏相关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在竞赛中发现、培养技能人才。

对此,张海涛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完善有关产权制度,在法律地位、机制属性及管理体制等方面作出明确界定,为混合所有制院校办学提供法律依据和切实保障;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技能人才;发挥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并给予一定补助。四是以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为抓手,聚焦新兴产业新职业和紧缺技术资源方向,形成高质量高水平开发成果并快速应用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五是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构建“培训、练兵、比武、晋级”一体化竞赛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获奖选手表彰奖励、职级晋升等方面进行明确,激励职工群众提升本领、建功立业。

针对青年技能人才的就业意向与企业招工需求不匹配,外省引入的技能人才技能水平弱且不能匹配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等现实问题,方国强等8位省政协委员建议,从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技能培训制度、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技能导向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五个方面,在省级层面尽快出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吸引、培育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提高江苏省蓝领人才的总量和质量。

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平衡

在江苏制造从“低端”迈向“高端”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技能人才队伍男女比例不平衡、南北分布不平衡、各层级比例不平衡。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呼吁,首先要大力提升女性职业技能,扩大女性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苏北的地市级内再设2~3所女子职业院校,着重培养一批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农村女性高技能领军型人才;鼓励全省职业院校加大适于女性学习的专业投入,扩大招生人数,提高办学层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女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主动关心照顾女职工的学习和岗位成才。各级工会、妇联要积极开展“巾帼技能提升活动”,帮助在职女性技能人才岗位成才、技能提升晋级。在部分城市开展女性高技能人才退休返聘或延迟退休试点工作,探索试点经验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开展苏南、苏北职业教育结对帮扶,促进苏北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统筹苏南、苏北职业教育资源,将相同性质的苏南、苏北发展不平衡的院校进行结对帮扶,在师资上可以互相送出去、请进来,在教学资源上可以实现南北线下共同开发、线上共享,在学生技能提升上,可以组织学生游学。在职业教育投入上,加大对苏北学校的投资,重点项目申报时苏南、苏北分开评审。政府部门主动帮助苏北的职业学校和当地企业搞好校企合作,实现自我造血。苏北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引进、重用、留住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持。

此外,要调整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力度。加快职业本科高等院校创建速度,力争在“十四五”内达到5—10所职业本科院校,升本不忘“本”,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速度,职能部门要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努力将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培养成未来的“现场工程师”或技师。鼓励技师学院创造条件,在优势专业中开办预备技师和高级技师班,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构建相匹配的“升级”结构和通道。

 

江苏工会服务网